337

我曾幾次遊歷過長江,多次遊歷過黃河,暢遊過金三角的湄公河,遊覽過鄱陽湖、微山湖,在大海邊生活過數百個日日夜夜,前些日子又遊覽過大運河。可每每回憶起江河湖海的時候,我卻先是想起了家鄉的那條河,那是我的母親河,那是一條綿延的、彎彎的長河,清清的河水,在我的心靈深處潺潺流過,流淌著我童年的歡樂、少年的夢想,伴隨著我流過多少歲月,成為流淌在我心中的河。河水有時洶湧澎湃,有時涓涓細流,恰似我此時的心緒,我的筆觸也隨之一會兒洶湧澎湃、一會兒涓涓細流地流淌起來,流淌著對家鄉的眷戀、對許多往事的回憶……

我的家鄉是個依山傍水的秀麗村莊,平度市八大風景名勝之—的龍灣水庫就座落在這裏,那條河就在龍灣水庫的下游,清清的河水如一條山與田之間的飄帶,帶著希冀順流而下,沿著老龍灣、大石門、長龍山、小石門、大鼇山、小鼇山、望蟒臺、狀元石一路風光,流過山巒,流過田野,流過果園,流過小橋,盤旋著從村邊繞過,往南、往西,環繞了大半個村莊,把村莊環繞成一個美麗的花園,漂亮極了!兒時曾聽家鄉老人很自豪地說:“咱村這條河傳說像過去當官的坐著的“太師椅”,前些年我和幾個夥計上山割草,也想爬到青石劈的山頂上看看,到了山頂上一看,把俺幾個都驚呆了。那天借著太陽光一照,河水泛著銀光,圍著村莊真像一把大的‘太師椅’。”後來,又聽母親說起過類似的情況,我聽了更暗暗稱奇。

那條河的河水從家鄉流過,潺潺十幾裏,流經養育了原上海警備區司令員王景昆的窩洛子村、流經周遭聞名的風景區—雙廟水庫,河水流出了大風景。每逢節假日、禮拜天回老家的時候,常見雙廟水庫旁邊人流如織,車馬聲喧。有一家人徜徉在水庫岸上觀景的,有坐在水庫邊垂釣的,有打聽著來吃水庫魚的,到了夏天還有許多青年男女來游泳的……真是美不勝收啊!家鄉的河還流經現河,平度市借流經現河的水建起了“平度市現河公園”,這個街心公園成為市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,市里又投資建起了古香古色的觀景橋,引來健身的居民和南來北往的遊客駐足觀看,我觀賞現河水的時候,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,因為現河裏流淌就是家鄉母親河裏的水,這不只是流淌在心裏的河,也是流淌在全市130多萬人民心裏的河啊!

家鄉的河澆灌著農田、澆灌著大薑,澆灌著果園。兒時常見到大人們在河中隨便挖道溝或截個灣,就可直接澆灌果園、大薑,有的在地頭用泥土截成簡易的水渠,就可一手提著水桶提手、一手托著水桶底很快地提水,澆灌著田地。過去天旱的時候,那條河裏的水一直不斷流,鄉村百姓們就會提起水桶、扛著鍁,急匆匆來到小河邊,河邊常常站成了一道道風景,有提水的,有改溝的,呈現出一派忙碌熱鬧忙碌的景象。只見那清清的河水流進了田野,澆灌著乾渴的果樹、大薑。不,那是在滋潤著鄉村百姓乾渴的心田。是啊,這連綿不斷的河水,是鄉村百姓的幸福水,是農作物的生命之水,讓大薑、蘋果、葡萄喝足了水,給鄉村百姓帶來了好收入。家鄉的那條河為家鄉人民發家致富帶來了活力,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家鄉人民。現在回頭想來,家鄉的那條河,可真是家鄉發展的源泉啊!那是流淌在鄉村百姓心中的河。

家鄉的那條河,流淌出的水不只是灌溉農田,還給鄉村百姓帶來了方便,誰家打牆蓋屋需用沙子,就到東河裏推,那裏儲存著一個大沙灘。從田野裏鋤地歸來的莊稼漢子,走到河邊便把鋤頭望河裏一扔,捧上一捧清澈的河水,洗上一把臉,神清氣爽,勞累的疲倦頓消,這會兒鋤頭上的泥土便也蕩然無存。再沿著河邊望去,在河沿的石頭上坐著一溜鄉村婦女,正歡快地說笑著,悠閒地搓洗著衣服,還常有三三兩兩的婦女,挎著裝滿衣服的籃子,相互打著招呼,各自尋找著被河水沖洗的乾淨、光滑的石板,加入這個洗衣大軍,嘮起了家常,歡快的說笑聲響徹河畔,回蕩著濃郁的鄉村氣息,把靜靜的河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,給家鄉帶來了活力,這是大自然賜予家鄉的寶貴遺產,曾令多少鄰村的大姑娘、小媳婦羡慕不已。